
禅文化网广州讯 2017年11月25日,由禅文化禅都市禅堂、大觉禅意生活馆主办的禅与花道学修,迎来第五次的一期一会,十几位插花爱好者、新老学员再一次聚在一起,学习花道。那么,在可亲可敬的悟徹法师的教导下,学员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?
以“禅是一枝花” 为主题

禅是一枝花, 花韵于指尖曼妙起舞, 透过花觉知当下的生机勃勃, 这是生命力的绽放, 认识花犹如认识心。 一花一叶皆有姿态, 一念一行境由心生。 心明如镜, 览照万物。 花钵是一潭湖水, 花的影子倒映在湖面。 世界无不是心性的影子, 无所不在, 常寂常照。

此次花道课程主题:禅是一枝花 “一枝无明的花” 以花钵为器 新月为形
上午的理论课上,悟徹法师为我们讲解东方式插花的六大花器、构图类型、构图基本原则。


其中主要讲解了东方式插花的六大花器:
花篮:原始的供花形式初为散花,是用“华筥”与“华皿”,两种器皿盛装鲜花供于佛前。 花瓶:源自印度,称为“贤瓶”。传说可盛装一切万物之德,是平安吉祥的代表。在民间,瓶子是藏有无尽甘露宝藏的吉祥物,瓶供在南北朝传入我国。 花钵:面宽,蕴藏着滋养万物之水,意义颇为深刻。 花缸:起源于唐代,盛于明清。缸形多矮壮、稳重,以表现端庄、隆重之华美。 花碗:宽口而尖底,代表伦理性格,使人起端正之念,人们常使用其盛饭、喝水、饮酒、品茶。见之有雅意与思古之幽情。 花筒:源于五代而盛于北宋、金,用以展现花材优雅的自然风姿。
此次花道课程以花钵为花器,且选用的是浙江龙泉有名的青瓷花钵,蕴藏着中国青瓷文化的诗意,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田。

插花的构图类型,在之前的四次初级课程中讲过几种对称的类型,次日花道课程主要讲解不对称形状中的新月形。 雅致花宴
下午一点半,由悟徹法师带领大家打坐半小时后,开始了实操课程。课堂上,学员在舍得舍不得之间取舍,一弯一折、一错一落间比较,不断创造各自心中之美,衬托出学员们内心的情绪,浓缩出学员们生活的袖珍天地。正如法师说,插花是表现我们每个人心理的一面镜子;插花,也是一门赋予不可思议的禅意艺术。那么美,那么诗意......




有诗云: 深红浅白宜相间, 先后仍须次第栽, 我欲四时携酒赏, 莫教一日不花开。











认真学习的学员们 


部分学员作品

合影留念
|